联系邮箱: irgroup@gyasset.com    联系电话: 0755-88693999; 021-20572667; 010-56711318    (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30)

中文 | English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加入我们

账户查询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投教专区
  • 关注微信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冯柳:转折提示——我的市场数据跟踪系统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冯柳:转折提示——我的市场数据跟踪系统

来源:淘股吧作者:高毅资产董事总经理 冯柳

创建时间:Fri Jul 25 00:00:00 CST 2014

过去写过一个财务数据选股软件,这些年也一直在披露,虽然长期效果还不错,但一直没有被我运用到实战中来,主要是因为它在个股上有3到4成的失败率,如果不是整体平均买入的话都会面临一个再选择的问题,而短时间想要了解新选出的几十个股的基本面又不太现实,所以即便它有缩小范围的提示作用,也因时间急促而无意义,加上财务选股有一定的滞后性,虽然可以有逻辑延展阶段的收益,但追高又不太符合我的投资习惯,所以那套系统只适合中线季度操作,对习惯以年投资的我来说实用性不大,所以我一直计划开发一套市场跟踪系统,方便对各个指数及行业大类转折的选择提示,并且通过该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弥补掉财务选出的滞后性,最终形成企业和市场的综合评分对接。这个想法的酝酿已有很长时间,一直畏于工程的庞大而拖延,直到今年才下决心推进实施。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有朦胧的方向感,但容易被过程的繁复所牵迷,这就需要有一个工具来强化和帮助自己,而市场跟踪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方面的困扰,且可以完善个股的选出周期,延长选出后的时间意义,使得基本面研究有得以跟进的条件和宽裕。

与大部分市场跟踪系统不同的是,我并不希望通过它来捕捉中短期的操作机会,只想记录标示市场状态,并将这些状态同时量化为双向情绪刻度,然后判断其对应市场走向的逻辑可能和风险分布,宏观是由微观组成的,当我们把整体中的所有个体全部记录统计后,我们不但可以得到整体的情绪状态还可以得到个体在其中的共振分布情况,由此得出市场收益风险的分布和行动时机点以及仓位策略。

另外,由于市场的易变和复杂性,我放弃采用程序定性标注的记录方式,而采取假定市场在任何状态下都具备上与下的可能性、假定任何情况下都具备自身强化和对立强化的可能,然后以此为基础同时双向提炼每一个股票的基础数据,不设定数据限制,让程序无观点无倾向的同时在两个方向上提取基础数据,以此做到客观独立和无初值及过程干扰。具体思路是,假定市场的情绪会被涨跌所影响,对每一个涨跌我们都进行记录,假定上涨会强化乐观情绪、但同时也能促进潜在空头的酝酿,所以无论是上涨下跌我们都对多空进行同向分数记录,但设置一个小循环逻辑来决定对应的叠加状态,这个叠加选择由当前K线与上一个K线的衔接来决定,这样便可避免单向强化的主观记分体系,也符合事物辩证发展、阴阳同时存在且相互转变的哲学观。每一个新数据只由它与过去的衔接关系来决定当下的叠加状态,不改变过去数值也不包含未来数值可能的推算,以此达到绝对客观的基础数据提取,保证在任何时点下回溯都得出相同数值,避免事后正确事前迷茫的尴尬。同时放弃归纳逻辑、不采用验证总结方式,坚持演绎逻辑,且放弃复杂框架的设计构造,因为人力再精巧都不可能对应市场的巨复杂,所以只以构建简单独立单元后叠加的方式来实现复杂对应。

在最后的程序提示上,我会设立一些基础数据的处理逻辑以辨别提示有可能的转折特征,这个提示分为三类,分别是:潜在级、单向提示和强方向建议,并在之后设定一个存疑的标记来提醒最近一次的提示有面临改变的可能,提醒我们进行事后审视和再确认或改变,防止固执僵化。处理逻辑的设立主要是依据我对情绪演绎的逻辑理解,没有在历史中寻找数据匹配规律,因为每段历史的发生背景和特征不同,如果从历史关系出发很有可能看过去非常有效,但对未来却没有指导意义。所以我必须把自己放到1990年A股成立之初的时点,设想在当时的情况下如何建立该系统,尽量采用一个普适且固定的模板来建立评价提示系统,虽然各个行业和指数具有不同的构成和特点,但由于我们不可能拥有对它们的不同进行充分理解的能力,否则就没有借助该工具的必要了,所以我放弃了不同点的区别,转而寻找共同点的逻辑处理方式,从变化中寻找到不变。

再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个新股上市当天的双向起始值均设置为0,这就会对将其扩容进入的指数造成干扰,样本小的就容易导致数据变形,原本想通过嫁接整体数值到个体的方式但又担心顾此失彼导致个体偏差,故决定采取新股半年后才统计进整体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还有就是部分股票会发生数据死循环导致记录失真,本可通过设置人为时间断点的方式来解决但又担心会破坏处理和披露的一致性,丧失了绝对客观的追求,所以我只好尊重该数据记录方式的缺陷,打算通过镜像反计算的方式令其改良,但又发现容易陷入小格局中运行,把程序带上中线波动判断之路、失去了大规模顶底转折的设计初衷,故只好采取自动识别死循环节点然后二次运算的方式进行补充,再将二次结果以不影响主程序的方式另行标注。

另外由于我已计划设置个股市场系统与财务系统的对接程序,所以之前那个季度财务数据选股贴的披露结束,未来有可能另开个与市场数据相结合的个股选出跟踪,待我运用到实际投资后则有可能终止披露,这里先把指数和行业数据处理的链接放到下面,未来还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增设指数行业数据和其相对应的整体财务对接以区分相同市场格局下的不同强度,请大家多提宝贵建议,以便我对逻辑进行补充和反思,但前提是,以较宽的角度去衡量,毕竟对市场的探索也是要有一个范围弹性的。

最后谈谈我做这个程序后的一点感想,我过去也有提过,只是这次体会的更深刻些,那就是角度比深度重要、简单比复杂有效,当我们觉得需要深度和复杂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有可能只是找错了问题点。像我一上来就从整链出发,希望通过构建一系列复杂逻辑将其串联,在大框架下顺序构建枝节,但越到后面越发现无法驾驭,思维向最深处不断进发直到无法自拔,我还算是逻辑和抽象思维比较好、是可以把数十个逻辑链同时衔接思考的人,但发现总有穷尽不完的新问题需要添置处理,然后陷入问题导致问题的无限循环之中,直到我放弃蛮力转而构建开放型简单框架,保持每个逻辑单元的独立,然后添置几个衔接语句即可,而之前所有的问题皆随着这次角度转换而消散。其实投资之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陷入需要借助超群智力才能进行的时候,很可能我们的思考方向和角度已发生错误,我们碰到困难首先想的不应是如何克服,而该先养成是否能绕过去的想法,其次才是问题处理本身,深度思考和复杂思考本身就是个警示信号,提醒我们该换换角度和立场了。当然,这里还是有相对性衡量的,不能绝对化理解。

补充说明:

1、行业样本构成采取的是通达信软件里的分类,指数则直接以代码开头来区分,以目前的构成内容按个股有上市的时间就统计进来了,所以我这里的指数起始时间和标准指数起始时间会有不同。

2、程序提示栏里的数字主要起到辅助功能,一般数字越大表明情绪越高,但并没有单独的数字意义,主要观察的是变化方向,没有文字提示时一般可忽略,但出现存疑字样后则需要对上一次文字提示进行重新思考,存疑本身不代表判断,只代表之前的提示有很大的改变可能,这时候可以通过之后的数字变化来辅助,比如之前是多提示的,那么数字延续变大趋势的话,则表明之前提示仍然生效直到新提示的出现,若数字向下变化,则有改变可能。另外在同级提示中有1、2、3这样的数字,表明相应的加强。各个评级之间虽有理论上的逻辑强度差别,但实际过程中未必会有相应的市场走势区别。另外提示出现的频度只代表该提示的产生条件一直存在,有的出现一次市场就立即出现转折了则提示就不再出现,有的反复出现则一般是在市场始终未产生应有的改变情况下,所以不能以提示出现的多寡来判断机会大小。提示出现后会有空白期,这表明市场已发生相应的改变,若有相应的操作实施后只需等到相反提示或者出现存疑字样才需重新判断。

3、提示分两行,每个行业的第2行是二次运算的结果,一般以上面的提示为准,二次结果主要是针对死循环的补充,大部分时候两个应该是一致的,但二次结果会更敏感一点,当然错误可能也会大一点。

4、这次程序完工后会按月披露一段时间,包括之后的个股选出对接系统,待以后投入使用后将不再披露或延后披露,之后我也会改变过去8成以上资金集中在一两个票上的做法,适当增加主仓数量,同时结束近10年的主持仓交流,未来或许还会开个股贴,但就不一定是自己最重要的持仓了。

5、因为所涉及行业太多,我精力有限就没有去仔细检验它的有效性,属于闭门造车的方式,基础数据的提取应该是充分完整的了,但提示处理方面或许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虽然说不能用归纳总结的方式写提示程序,但我们还是需要用历史来检验以便对逻辑进行反思或补充,在逻辑和历史不能兼顾的时候,我还会坚持以客观逻辑为先,所以请大家积极提供意见,私信给我也可以,但希望是认真仔细观察后的表达。另外数据是从90年开始统计的,而前面信息太少,所以我们只从00年开始披露,因本月尚未结束,所以数据到上月底截至,待下周末再补上本月信息,谢谢。

6、因为该系统只是纯市场跟踪系统,未考虑基本面情况,所以不要被此过分影响,毕竟相同市场结构下的不同演绎是由基本面决定的,即便之后对接了财务系统也不完全涵盖基本面,我们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妄想通过一两个工具解决所有的投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这些只是辅助工具而已。

再补充一句:这套系统和以往所有的技术分析系统都不相同,创造性东西比较多,我持续构思了数年之久,属于把人工分析能力程序化了,是一个体系而非简单指标,比过去那个财务分析系统的设计要难很多,用它基本可以完全代替我自己平时结合基本面对市场的判断理解了,有人以为只是设计出了几个技术指标,其实不然,里面没有采用什么技术指标和元素的使用特征,我也不认为仅仅靠几个指标和方法可以描绘整个市场生态系统,当然事实上,我自己对技术分析本来也不在行,所以这不应该算是一个技术分析系统,恰当点来说,这应该是一个生态还原体系,其根本还是立足于可能的基本面进行的市场演绎过程。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冯柳:转折提示——我的市场数据跟踪系统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团队荣誉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投资团队

邱国鹭 邓晓峰 孙庆瑞 卓利伟 冯柳 吴任昊 韩海峰

公司动态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投教专区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

高毅服务号

(产品持有人净值查询)

高毅订阅号

(理财阅读)

关于我们 投资团队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16高毅资产,沪ICP备17055297号。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P1002305。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