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邮箱: irgroup@gyasset.com    联系电话: 0755-88693999; 021-20572667; 010-56711318    (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30)

中文 | English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加入我们

账户查询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投教专区
  • 关注微信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高毅资产孙庆瑞首谈19年投资进化历程: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最终还是要选公司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高毅资产孙庆瑞首谈19年投资进化历程: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最终还是要选公司

来源:聪明投资者作者:六里 miniQ 鹤九

创建时间:Tue Sep 15 00:00:00 CST 2020

高毅资产平台上目前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合伙人,孙庆瑞无疑是其中“特殊”的一位。她是唯一一位女性基金经理,也是唯一一位有固定收益投研背景的基金经理;与此同时,她又与其他几位基金经理一样,长期来看,投资业绩非常优秀。回顾其经历,2001年入行开始便从事债券研究,此后,从债券投资到股票投资,从公募到私募,从相对收益到绝对收益,一路都伴随变化与挑战,一路也接受挑战,最终,孙庆瑞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统计显示,从2007年至2013年,孙庆瑞在中银基金管理中银中国精选的6年间,基金业绩表现超同期指数约100个百分点,而且在同业排名前列,同期全部164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业绩排名前三。(注:管理期间为2007/8/22-2013/8/23。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数据来源:wind

邱国鹭就曾好奇问过她,“在7个市场风格完全不同的年份中,你是怎样做到,每一年都跑在行业前列?”

据她回忆,当时更多还是结合宏观判断,自上而下进行行业配置。这种思考方式,带有债券投资经历的痕迹。2015年加入高毅资产,从公募到私募做投资,对孙庆瑞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思考方法的变化,因为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就是不同的”。 跟三五年前相比自己最大的进步“毫无疑问肯定是在对公司的思考上”。相较于公募时期,孙庆瑞过去几年在选股上花的时间最多。从做绝对收益的角度,会更详细地拆解上市公司。

访谈期间,谈到实体经济里面那些具体而微的精妙之处,她总是眉飞色舞,充满激情。“投资中不管你愿不愿意,新事物总是扑面而来。这是我觉得投资工作非常吸引人的地方。”每每谈及部分公司,对行业空间、业务模式、发展趋势,甚至对创始人、核心团队的相关信息,都是信手拈来,滔滔不绝。用她的话说,每一家能够放在组合里的公司,都是进行过反复的认真思考。当我们问到,在流动性宽裕估值上涨的情况下,“如果你现在新拿到一笔钱,还能找到下手的标的吗?”孙庆瑞想了想说:“也能。现在也还能挑出一批估值相对合理的公司。”

总结孙庆瑞在投资管理上的特点:

一以贯之的,是根据对于宏观经济和流动性的判断,选择去构造相对来说更适应市场的组合。也就是她说的,“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

宏观多多少少会影响她在投资上的一些风格或者方向。比如,如果现在是一个经济差、流动性宽裕的环境,这种情况是优秀成长股最容易“涨估值”的时候。如果经济是在变好的、向上的过程,这种时候更多是需要“涨业绩”。此外,也不是简单的某个环境就一定选某个风格,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行业本身格局、供求变化等等,背后也都是有宏观逻辑的。“尽管我宏观看的多,但某种程度上,越往后发展,可能宏观对于组合的整体影响在边际上会越小,选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最终,你总是要选公司,宏观只是提供了你思考的一个背景板。”

第二个特点是注重选股。

从做绝对收益的角度,更加重视选股,会详细地拆解上市公司。核心的、大一点的公司,或者认为稍微有点意思的公司都拆解过。原来一般是先挑行业再挑公司,现在是有的时候先挑行业,有的时候也不看行业,先看公司,再反过来看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及同业对比。最终还是要落到对估值的考量上。结合经济周期和行业成长性,对价值和成长性作综合考量,决定对估值范围的判断。

第三个特点是高度纪律性。

理性构建组合,对她来说,虽然行业有偏好,但是宏观判断是第一准绳,会根据对大背景的判断果断调整组合结构。此外,个股上,但凡能够纳入组合的,一般还是能够算得出未来的投资回报率,算不出来的,哪怕再超预期也不为所动。

在与聪明投资者近4个小时的深度交流中,对于如何判断宏观,具体会看哪些指标,如何去挑选公司,如何构造组合,市场走到哪一步?后市机会还有吗?孙庆瑞都知无不言,进行了坦诚分享。

孙庆瑞 | 高毅资产董事总经理

以下是采访要点和部分对话内容:

  • 现在中国经济放在全球来看都是一个成长性的经济,而且流动性偏宽裕,可以看的成长股也非常多。
  • 金价是反映流动性,油价、铜价是反映经济本身。金价跟经济本身没有什么关系,不是生产资料,油价和铜价受经济本身影响很大,现在金油比和金铜比都创了历史新高。
  • 如果你认为现在是一个经济差、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家就会愿意给成长更高的估值,它PE的弹性可能就比EPS的波动要大,这种情况是优秀成长股最容易提估值的时候。
  • 尽管有一些标的看起来,可能PE不是很低,没有非常便宜,或者只是合理,但是如果我认为它的成长性比较好,而且给的假定或者看的时间长一点,估值还是合理的,这种标的,我是愿意选的。
  • 成长之所以叫成长,就是还没有长成熟,要不然就叫价值了,得还有大的行业空间才能叫成长。等到成熟了,估值就可能要杀一遍了,成长最害怕的可能就是边际上快接近成熟的时候,那就得好好想一想。
  • 投资永远让你看到你不理解的东西,不管你想不想,新事物总是会扑面而来,永远在变化,好的、不好的,优秀的、不优秀的,你都会看到。
  • 站在这个时间点来看,毫无疑问,流动性还是宽裕的,但是,边际上已经在收紧……这个时候要观察的要素就很多了。第一,你可能要稍微小心一点。如果(某个标的)给的估值很高,但是它又没有超出你本来的预期,那涨上去的时候要小心,可能要卖出或者去均衡你的组合。第二,需要特别密切的观察流动性变化,包括房价变化。当然,还有外资。外资也是受流动性制约或者有风险偏好的,美元的流动性也很重要。从组合的角度,你知道最舒服的时候过去了,你要去想组合怎么样均衡,甚至仓位怎么样考量,不同的时间段,要认真思考组合面临什么样的背景环境。”

01 

从固定收益投资到股票投资

自上而下的思路贯穿始终

聪明投资者:从个人经历来看,你最早入行是看固定收益的?

孙庆瑞:我2001年毕业,入行就开始做债券的研究。在卖方做了两年,之后转到买方,一直到2007年之前,都是在看固定收益。

聪明投资者:2006年到中银之后,2007年开始管理中银中国精选,这种转换对你来说压力大吗?过去的背景对你来说有哪些帮助和影响?

孙庆瑞:当时我自己压力挺大的。尽管我之前没有做股票投资,但是,当时中国股市受宏观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管了权益产品之后我也是自上而下思考多一些,毫无疑问这是固收经历的思考延伸。当然,从公司的角度,肯定得向行业研究员学习。但那个时候中国经济还有股票市场的新东西不多,整体还是传统类公司占比高,而且从资金角度,市场上也没有什么外部资金,所以整体受国内的经济和流动性的影响还算比较大。我刚进入中银基金的前几年,经济在一个很强的向上周期里,股市能找到很多投资机会。经过2007年,再看2008年就毫无疑问不是了,全球性的危机下,股市的风险是很大的。

危机后期,你就会知道,政府要增加投资的地方一定是最有机会的点之一。比如说,当时我就觉得水泥等行业肯定是有机会的,因为政府在那么差的经济情况下,一定会增加财政投入。事后来看,2009年上半年确实周期性板块表现很强,除了政府基建,地产也不错。到了2009年下半年,我更多转到了偏消费的行业,转完之后,再往后到成长,持续了好几年。

聪明投资者:当时是出于哪些考虑?

孙庆瑞:当时内心有个想法,觉得那会儿经济三驾马车里的“投资”或者说中国的重工业化,的确走的挺超前的,走了七七八八了,而从经济结构上来说,全世界所有经济体一定程度上都是一样,不可能说光投资,当人民收入提高,“消费”占比一定会提升。当时国内消费在整个经济中占比还比较低,我当时觉得经济结构里跟消费相关的,未来在经济中的占比都会提升,这个趋势我觉得是一定的。而且在当时那个位置,所有的周期股都涨得很高,也很贵。当然也是一边看一边转结构,现在来看可能那会儿顾虑还挺少,胆子还比较大。当然,也很少有人在做完一件事之前,坚定的知道自己一定是正确的。我现在也不敢说某个组合在未来就一定是正确的方向。但是转结构这件事,确实是我当时比较清晰的想法,所以在2009年下半年的时候,比较坚决的把自己组合的结构转了。

02 

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

不可忽视的经济+流动性

聪明投资者:2008、2009年确实整个宏观变动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对投资、尤其是对仓位的指导意义也比较大。但现在整个经济的波动也没以前那么大,除非像今年的疫情原因,宏观对于投资的指导意义是不是也下降了?

孙庆瑞:我一定程度上同意你的看法。尽管我宏观看的多,但某种程度上,也觉得宏观对于组合的整体影响在边际上变小,选股在一定程度上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最终,你总是要选公司,宏观只是提供了你思考的一个背景板,你只要选自己认为长期最有价值的公司就行了。如果你不擅长宏观,只要坚持自己的风格,按自己的逻辑选股,我认为也是ok的。也是因为股票越来越多,新经济的东西占比也越来越高,可以给你多种选择的机会,如果你可以忍住偶尔的阶段性波动,问题都不大。

但是,宏观对股市还是有影响的。比如说2018年,毫无疑问,流动性紧张,不管什么风格都没有用。其实这里也有个悖论,即便你知道了、理解了,也不一定做得非常好。对我个人来说,我内心可能时时刻刻都有条线,这条线是放不下来的,所以宏观对我影响可能大一点。也因为看了太多年,现在它不一定占我最多思考时间,但是,如果要在我的思考里面把宏观摒弃排除掉,那也是不可能的。

聪明投资者:宏观具体如何来指导你的投资?

孙庆瑞:多多少少会影响一些风格或者方向。比如说,如果你认为现在是一个经济差、流动性宽裕的环境,一定程度上来说,成长,大家就会愿意给更高的估值,它PE的弹性可能就比EPS的波动要大,这种情况是优秀成长股最容易提估值的时候。如果经济是在变好的、向上的过程,那某种程度上流动性很难会过于宽裕,这种时候更多是需要涨业绩。对我来说,我可能就不太会选PE太高的标的,因为当流动性边际上不是很宽裕、偏紧张的时候,PE的调整影响大过EPS波动,会导致股价的下跌。

当然,也不简单的说某个环境就一定选某个风格,可能在其他方面,比如说行业本身格局、供求会不会有变化等方面,背后也都是有宏观逻辑的。比如看某个行业的发展,你看到美国走完是这样的,欧洲走完是这样的,日本走完是这样的,韩国走完是这样的,可能内心就会有一根弦,国内的这个行业的发展,即使不一定完全跟着它们走,也会有相似之处。如果是往下行方向发展,你还是要稍微远离一点。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口变化到一定程度,你可能就会知道,在某些体量不会继续增大的行业里,你不需要去太花精力。

03 

更偏好成长,未来空间大

但也要根据市场环境,做最优组合

聪明投资者:所以你是根据对市场的判断,去构造一个更适应市场的组合? 

孙庆瑞:也不是说更适应,只是说这个背景下面可能怎么样比较舒适。如果说是在一个杀估值的市场,你首先要想,估值特别贵的标的,哪怕你可能是对的,但是在这样的市场,天然就不利于你的组合有好的表现。你要思考,这个背景是不是适合你最看中的那些东西。 

聪明投资者:那比如说2017年,是不是你就会选那些低估值品种?

孙庆瑞:对, 2017年我选了一些偏白马、估值比较低的标的做组合。其实2017年是一个不错的经济环境。从经济数据上来看,2014年底到2015年上半年可能是中国经济从高点调完下来后的最低点。此前,尽管股市2013年成长就已经在涨,后来价值在2014年下半年也涨得很厉害,2015年上半年是所有都很疯狂,主要是因为加杠杆和场外配资的影响。但看经济本身,我觉得2015年下半年到2017年是向上的周期,2018年则是实体经济去杠杆。我觉得2017年涨的公司,大部分是受益于宏观经济景气度提升的。在2017年如果你选跟经济相关度很低的公司,其实是不容易跑赢的,要选跟经济向上有正相关关系的标的。

聪明投资者:可能2017年偏价值的白马股是最适合的标的,对你来说,你更喜欢的是哪些标的?

孙庆瑞:整体上来看,我可能还是喜欢比较有成长性的公司。

聪明投资者:那你对估值的容忍度会高一些?

孙庆瑞:估值方面,尽管有一些标的看起来可能PE不是很低,没有非常便宜,但是如果我认为它的成长性比较好,而且给的假定要比市场乐观些或者看的时间长一点,估值还是合理的,那这种标的我是愿意选的。

聪明投资者:这些可以给高估值的标的,有没有一些共同点?

孙庆瑞:可以给高估值的共同的地方,肯定是还有较大的行业空间。成长之所以叫成长,就是还没有长成熟,要不然就叫价值了,得有更大的行业空间才能叫成长。等到成熟了,估值就可能要杀一遍了,成长最害怕的可能就是边际上快接近成熟的时候,那就得好好想一想。

04 

最舒服的时候已过,流动性边际收紧

目前组合可能要更均衡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现在我们处在什么样的情况?

孙庆瑞:宏观经济从2018年开始去杠杆,2019年可以看到,很多经济数据都是往下走的,不管是GDP,还是核心通胀率。本来今年我觉得可能是一个观察点,但是因为疫情,一下又掉到坑里,上半年流动性比较宽裕,所以导致表现最好的是弹性越大的、跟经济越不相关的、刚性需求的。站在这个时间点来看,毫无疑问,流动性整体还是宽裕的,但是,边际上已经在收紧。经济从坑里在往上走,反过来,流动性增速也从最高点要稍微收回来一点,但整体上还是宽裕的,因为还没有到经济很强劲的时候,这个时候要密切观察。

第一、你可能要稍微小心一点。如果某个标的给的估值很高,但是它又没有超出你本来的预期,那涨上去之后要卖出或者均衡你的组合。

第二,需要特别密切的观察流动性变化,包括其它影响流动性可能变化方向的指标。

当然,还有外资。当外部流动性宽裕或者风险偏好比较高,外资还会进来,让你的估值稍微稳定一点,不会波动那么大,甚至有些公司它还帮你撑着估值。但是你要知道,外资也是受流动性制约并且其风险偏好会不断变化,所以也要看美元的流动性。

从组合的角度,你知道最舒服的时候过去了,你要去想组合怎么样均衡,甚至仓位怎么样考量,不同的时间段,要认真思考组合面临什么样的背景环境,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

05 

估值中枢可能提升吗?

聪明投资者:不仅是美国放水,欧洲那边早就负利率了,包括中国今年流动性也比较宽裕,在这个大的背景下,会不会长期估值中枢就往上走了?

孙庆瑞:短期小心疫情之后的流动性收紧;长期来看,如果利率回升幅度有限,那是有可能的。历史上看,估值肯定是有波动,至于说这个中枢是不是抬升?现在欧元加日元,可能占全世界财富20%多的人都处在零利率或者负利率。如果美元再低,美元资产占全世界财富的30%,如果这些财富都处在很低的利率或者零利率,将来会不会对全世界资产估值产生冲击,还是很值得思考。

06 

宽松之下涨估值

流动性宽裕时,可以涨估值的东西比较多

聪明投资者:从过往来看,大部分时候你对于宏观把握的比较准确,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有没有过不是那么坚持的时候。

孙庆瑞:会的,因为你的想法可能有时候受到某些因素重新挑战一下;或者当你一直在观察的宏观数据在打架,或者比较难理解,你就比较痛苦。

聪明投资者: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孙庆瑞:很难解决,你只能忍耐这个过程,然后密切观察,事后总结反思。

聪明投资者:2018年你的组合也是买价值多一些?

孙庆瑞:偏价值的多一些,其实2018年价值股、成长股都跌的多,全年来看,其实跌的都差不多。其实就是流动性的问题,当所有环节都来抽水的时候,哪个地方都是紧张的,所以选谁都没有用。防御是很难防御的,可能选的好,会跌的少一点。这个时候对你来说,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仓位,或者说你应该选什么样的资产组合。比如说现金就是最好资产,你是不是选了现金,或者你可能选一部分现金,选了多少?是30%还是50%。

聪明投资者:如果说2018年回过头来看,可能仓位调整是更加重要的。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你有没有做这样的一些调整? 

孙庆瑞:今年是不一样的,有疫情的影响,流动性可能会更宽裕,这时候成长往往会表现的较好,因为它天然就是一个经济很差、流动性极宽裕的组合。

聪明投资者:在仓位上面有做调整吗? 

孙庆瑞:我的仓位比较重,没做什么调整。现在中国经济放在全球来看都是一个成长性的经济,而且当流动性比较宽裕,可以涨估值的东西比较多。而且组合风格也还比较清晰,去年底我就已经比较偏成长,因为当时看数据,全年经济都是下行的,当时还没有疫情。今年有了疫情之后就更用不想了,肯定是在这个逻辑里:经济是差的,流动性方面,这个时候别说中国,全世界都是宽裕的,看利率就知道了。

07 

计算机、医药比较贵了

但现在下手买,还是能在其他领域选到标的

聪明投资者:今年确实很多公司估值都提的很厉害,科技板块你现在怎么看?  

孙庆瑞:我其实担心有点太贵了。

聪明投资者:医药板块呢?

孙庆瑞:其实估值还比较贵,就算是医疗服务里面我觉得能看很久的,可能也透支了一、两年的估值。你要知道,当环境变化的时候,估值可能就不是这样子了。现在是因为市场流动性比较宽裕,估值是这么给的,一旦出现变化,这个估值可能就难以支撑。

聪明投资者:说到这一点,如果你现在新拿到一笔钱,还能找到下手的标的吗?

孙庆瑞:也能。现在也还能挑出一些估值相对便宜的公司,只不过说现在的组合,我两边都有,偏均衡。但是如果让我重新配,可能会构建一个相对估值合理的组合,然后预期回报率也还可以。它承担的流动性变差的风险比较低,当然,当经济在某个层面上修复没有那么好的时候,它可能也会滞涨,但至少我内心知道,它风险收益匹配实际上还是不错的。

聪明投资者:你怎么看现在的经济修复情况?

孙庆瑞:我觉得是要修复的,只是修复程度的问题。可能到今年冬天大家依然还担忧疫情问题,冬天本来就是流感高发季,所以有些行业还很难完全恢复。但是没关系,我在这个位置拿着,就算再忍一个季度到了明年春天再来看也行,我觉得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你很乐观的说经济增长会超过潜在经济增速,那也不一定,至少我现在没有觉得,而且我也不觉得四季度一定会。

聪明投资者:你觉得未来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注意?

孙庆瑞:中美贸易摩擦可能是排第一的风险,然后流动性肯定是国内需要关注的风险了,当然全世界的流动性也是需要关注的风险。

08 

从相对收益到绝对收益

选股是必修课,价值、成长都会看

聪明投资者:从公募出来到高毅的这几年,投资上还有哪些新的体会?

孙庆瑞:对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思考方法的变化,因为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就是不同的。过去在公募,相对收益肯定是第一考量点,所以你会去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但是从绝对收益的角度,其实你就不用去考虑别人怎么样。你所有的考量,都应该是基于市场是什么样的,然后你应该怎样,你的交易对手现在是市场本身。因为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擅长的东西也不同,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适应或者说擅长这种背景的人就是最受益的。你短期去看别人没有意义,因为每个人挣钱的阶段可能就是不一样,擅长的打法也不一样的。所以,不用时时刻刻去关注别人做了什么,你也学不来,只能认认真真思考自己。我觉得,在自己擅长的地方多挣一点钱,在自己没有那么擅长的地方跟上市场节奏,长期来看,可能就还不错。

聪明投资者:除了思路的转变,具体在操作和方法上,有哪些变化?比如会在哪些方面花费更多时间?

孙庆瑞:过去这些年,选股肯定是我花最多时间的。其实在公募开始管理权益类产品的时候,我就花了一些时间看个股,现在思考的会更深刻一些。从做绝对收益的角度,我会更详细的拆解上市公司。不管是偏价值还是偏成长,不管是估值高一点的还是估值低一点的,我都愿意去看。

09 

行业占比决定关注度

聪明投资者:这么多个股去选,你有大致的方向吗?比如先看行业再选个股,还是? 

孙庆瑞:我原来一般是先看行业,然后再看行业的公司,现在有的时候也不看行业,因为新的公司很多,每上市一个新公司,可能它就是一个很独立的行业。

所以有的时候是从行业角度,去看完这个行业的所有公司;有的时候是先看公司,然后再反过来看这是什么样的行业,比如这个行业是什么样的格局,集中度怎么样,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对手是谁等等。

聪明投资者:其实现在光看行业,按照申万分也有20多个,这里面有没有你根本不会去看的?

孙庆瑞:我觉得在整个的经济中结构占比过大,超过了它正常合理占比的行业,我可能不太愿意去看。尽管可能细看下来,也是有一些公司是有机会的,但是如果大类上就有点抵触的话,可能就看的兴趣也没有很大。

聪明投资者:那么那些目前占比还少,未来会持续提升的行业,你会更多去关注?

孙庆瑞:其实还是需要行业里面有本身比较优秀的公司,并且估值等各方面我觉得还比较合理的。因为如果说这个行业未来占比会提升,但是你看完之后发现,现在上市的、所有标的都不能作为你的选择,那这个行业你也可以放弃了,因为最终很难有标的可选的话,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

聪明投资者: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孙庆瑞:也有。有一次看某个细分类别,里面所有公司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些公司都还没有一个成型的体系,哪怕行业未来会成长,但是公司没有办法证明自己会长期受益,不能证明自己未来长期能跑出来。这种时候看完可能就要放弃了。

聪明投资者:你在看企业的时候,会更多关注管理层,比如企业家吗?

孙庆瑞:人的因素很重要。我觉得第一重要的是行业,行业的格局以及公司展现的财务状况,这些可能告诉了你大部分信息,所有这些东西都有了之后,人也是很重要的。

10 

组合保持一定集中度

确定性高的公司会下重注

聪明投资者:现在组合是怎么构建的,比公募时期相对更集中?

孙庆瑞:数量,我觉得现在不用那么多。太少了,可能有时候波动会大一点,但是太多我就觉得没必要,你明显有更优的选择,可以稍微拿多一点。有一些标的上仓位不多,你会在持有过程中反复地认真思考。

聪明投资者: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去重仓?

孙庆瑞:首先,至少估值是能算得出来的。你对行业集中度、行业本身格局的变化,包括公司本身优秀程度,以及你认为这个行业的增速是什么样,它未来成长持续的时间等等要有一个假定,这些都决定了一些公司的估值你能不能算得出来。有这样一些思路后,如果(估值)能够算出来,而且可能认为最有成长空间的,你就愿意配的多;有时候可能你认为有空间,但是确定性不是很高,因为中国经济很活跃,变化很快,哪怕我认为很有机会,但历史上都没有这样的细分类别出现过,这就是一个新鲜的事物,这时候你对自己信心爆棚那也不太可能,可能就没有配很多。只能说认真选择、小心求证,自我不断思考和反思,只有算的出来、又比较确定这个方向是对的,你才敢配的比较多。

11 

投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新事物总是扑面而来,永远在变化,非常有吸引力

聪明投资者:觉得自己跟3、5年前相比,有哪些进步?

孙庆瑞:是在对公司的思考上。现在市场上这一堆公司,你要不断去思考它的生意模式和壁垒,现在的价值是不是你认为的价值,你会反复挑战自己。不管是已有的生意模式还是新的公司,你都要去思考,这些肯定是花时间的。

聪明投资者:在哪些行业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孙庆瑞:如果是技术壁垒很高,或者比如制造业里面的一些公司,有时候真的要看很久,但现在也在努力看的越来越多。但总体上,你能够自己体验的行业,肯定感受会更深刻一些。

聪明投资者:如果不做投资,你会做什么?

孙庆瑞:不太想的出来。我觉得投资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它可以让你看到很多不同的东西和有趣的东西。 如果你问我有什么行业不选,没有变化、枯燥无味但是还要反反复复去做的,一定不是我想要的工作。所以,投资其实就是这个的反面,它永远让你看到你不理解的东西,不管你想不想,新事物总是会扑面而来,永远在变化,好的、不好的,优秀的、不优秀的,你都会看到。我就觉得这个行业至少这一点对我来说有吸引力,你起码不会觉得这件事枯燥无味。

-全文完-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于受访当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并含有前瞻性陈述,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受访者及其所在机构的投资实例。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原创号或原作者所有,如转载使用,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文内保留标题原题以及文章内容完整性,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本号转载文章大部分已获原创号或原作者授权,但部分文章推送前我们未能与原创号或原作者成功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高毅资产孙庆瑞首谈19年投资进化历程:宏观是思考的背景板,最终还是要选公司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团队荣誉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投资团队

邱国鹭 邓晓峰 孙庆瑞 卓利伟 冯柳 吴任昊 韩海峰

公司动态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投教专区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

高毅服务号

(产品持有人净值查询)

高毅订阅号

(理财阅读)

关于我们 投资团队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16高毅资产,沪ICP备17055297号。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P1002305。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