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邮箱: irgroup@gyasset.com    联系电话: 0755-88693999; 021-20572667; 010-56711318    (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30)

中文 | English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加入我们

账户查询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投教专区
  • 关注微信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回顾2015:高毅资产如何穿越大起大落市场赢取正收益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回顾2015:高毅资产如何穿越大起大落市场赢取正收益

来源:中国基金报作者:杨波

创建时间:Tue Jul 05 00:00:00 CST 2016

编者按:高毅资产是私募基金界的后起之秀,由业界声名卓著的邱国鹭掌门,2015年上半年开始发行主动管理型产品,一年多来,A股市场在暴涨暴跌后陷入漫漫的震荡行情,高毅资产也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记者从第三方研究机构获得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高毅资产旗下6位投资经理的平均回报保持了整体正收益。其中,产品运营期限满一年的邱国鹭和邓晓峰两位投资经理在一年来穿越市场大幅震荡也保持了整体正收益。

在哀鸿遍野的2016年上半年,万得数据显示,23098只阳光私募产品中,8488只股票型私募基金上半年平均回报(费前)为-7.15%;同期,4132只公募开放式基金中,688只公募偏股主动基金(注:含主动-普通股票型和主动-偏股混合型)上半年平均收益率为-11.83%。另外,从去年6月底到今年6月底,经历市场大幅震荡,4948只股票型私募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2.93%,同期沪深300指数表现为-29.49%。

经过时间的检验,价值投资一派基金经理从长期表现上看更胜一筹。本报记者采访了邱国鹭,就价值投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投资就是要做短期痛苦长期正确的事情。”他说。

宁打一口井不挖九个坑

中国基金报记者:高毅资产成立以来,经历了股市相当剧烈的波动,公司旗下产品业绩总体表现不错,这主要得益于什么?

邱国鹭:这说明基本面研究跟价值投资是有效的,拉长时间,价值投资一样可以赚钱。

高毅资产去年上半年开始发产品,二季度在4500-5000点高位发了两个产品,到现在也是保持了正收益。去年5月4000多点时,大家都觉得创业板贵得有道理,我们却很谨慎,认为最终会回归理性估值。去年二季度,随便买只概念股主题股就能赚30%甚至更多,我们却在买白酒、家电等基本面扎实、估值合理的股票,当时许多人表示不解,但12个月后,这些股票都纷纷创新高。当时,市场流行一句话,你可以变得更有钱或者你可以变得更聪明,仿佛只有变傻才能挣钱,真正进入搏傻阶段,没想到,教训来得比想像中要快。去年二季度有些客户认为我们太保守,三季度就打电话来感谢我们的稳健了,所以,投资就是要做短期痛苦长期正确的事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怎样才能做好基本面投资?

邱国鹭:国外有一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做投资应该对一点点东西懂得很多,也不要对很多东西懂一点点。通俗一点说,就是宁打一口井,不挖九个坑,因为必须集中精力在一个地方挖到足够深,才能打到水。

我们的首席研究官卓利伟总是说,更多的研究是为了更少的决策,因为你研究得越深,愿意投资的标的就越少。截至今年6月30日,我所管理产品的A股第一大重仓股今年涨幅15%,港股第一大重仓股涨幅35%;过去12个月,市场下跌了三分之一,而我管理产品持有的个股平均还整体保持了正收益。可见,在重点研究的品种上,投入得更多,研究得更深,收益也更高。因为今年上半年对市场比较谨慎,我们仓位比较低,但没想到个股分化这么大,我们选出的股票超额收益表现得这么好。

中国基金报记者:因为有清盘线,私募基金会否比公募基金难操作一些?

邱国鹭:私募的确比较难做的,像今年第一个月,万得全A指数就跌去了28%,私募一旦亏损,就要考虑降仓位,仓位降下来,要想再涨回去,就非常困难了。

我们去年在股市高位发行的产品,还来不及积累安全垫,净值靠近面值时,为了控制回撤,只能不断降低仓位,在低点我们基本上只有三分之一的仓位。到去年底,我们持有的个股跑出了超额收益,产品积累了一些盈利,就不必在低点降仓了,在今年2月底大盘跌破2700点时,我们还略加了一些仓。公募基金相对会好一些,不必过于控制仓位,只要集中精力选出一些能获得超额收益的个股,就能获得好的业绩。

因为产品积累了一定的安全垫后可以安心做长期投资了,我今年换手率特别低,有的月份整个月都没有交易,上半年换手才10%多一点,年化换手20%多,个股持有周期较长,反而业绩更理想。

中国基金报记者:中国股市波动很大,投资者大多在高位入市,比如公募基金去年二季度发行偏股基金8000亿,今年二季度才发行400亿,高毅资产怎样保护客户?

邱国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客户是不同的时点进来的,而且是高位进来得多,怎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客户利益?有一个行业规律:好做不好发,好发不好做,所以,一年来虽然市场低迷发行困难,我们仍然一直在尽力发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会尽量控制产品的波动性,有第三方权威机构曾经统计过,我所管理的产品在同行业内属于回撤最小的产品之一,截止现在,过去不管哪个时点申购的客户,基本都是赚钱的。如果净值大幅波动,肯定有客户亏钱,因为大多数客户都是在高位时进来的,大波动时很难避免亏损。

我们也会尽量寻找一些机构客户和QFII,这些机构非常成熟,他们在高位会控制风险,在低位会增加配置,对我们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投资风格也能理解和认可。

中国基金报记者:是否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更适合你的风格,市场一旦走牛,投机风可能卷土重来,到时你会否面临较大压力?

邱国鹭:回过头来看,我回国8年多,价值投资短期业绩压力比较大的是2013年跟2015年二季度,总共只有15个月,占比较小。其实A股长期来看还是适合价值投资的。2013年比较特殊,创业板涨幅超80%,沪深300却跌了7.65%,2015年二季度则很疯狂,只要有概念、主题都可以大涨。市场过度乐观、鸡犬升天时,我们的表现可能会差一些,因为要回避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我们会控制仓位,同时挑选有实质业绩支撑的品种,不过,在牛市末期,业绩差一些,也可能会相对安全一些。

消费较热会稍谨慎

2500点左右可能是扎实的底部

中国基金报记者:近期市场出现了转暖迹象,会不会走出一轮大家期待已久的吃饭行情?

邱国鹭:今年的市场,我觉得两点比较重要:一是存量博弈,要逆向思维,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涨多了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乐观,跌多了不要怕;第二点是去伪存真的一年,监管机构近期正本清源打击投机炒作,主题概念的东西估值还是很高。为什么今年消费品涨得好?因为消费品是估值最合理基本面最扎实的板块。

所以,要以静制动,不要盲目交易,才不会错过机会。至于短期是不是有一波小行情,会反弹到什么点位,我觉得不好预测,意义也不大。回过头来看,从2012年-2014年中,大盘在2000点上下200点范围内震荡整理了2年半,30个月,调整非常充分,可以说,2000点是经过充分考验的,当时,信托利率超过10%,还经历过钱荒。现在,整个市场无风险利率大幅下降,信托利率也下降了一半,往上抬高500点至2500点左右,可能是扎实的底部了,距离现在也就10%几的跌幅,我们仓位也比较低,拿的品种基本面比较好,跌的时候一点都不怕。不过,股市往上的动力,暂时看来还不足,目前相当一部分股票的估值还是偏高,便宜的股票也不多。

中国基金报记者:去年底,你看好消费、家电、汽车等领域,今年都有了比较好的上涨,你现在仍继续看好吗?下半年你关注的投资机会?

邱国鹭:继续看好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产业升级中特别看好往高精类发展的技术或配套的设备,比如机器人自动化。

大多数人喜欢从零到一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则喜欢从一到N的,行业格局已基本确定,赢家也看得很清楚,大资金研究的是多年的大趋势,同时估值又相对合理。年初我们股票部分的八成仓位在消费和汽车家电,当然,现在消费比较热了,我们会稍微谨慎一些。

未来规划:机构和QFII占半壁江山 

中国基金报记者:高毅资产运作一年半,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邱国鹭:我最近一直在想,过去一年多我们做得较好,是运气还是机制上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来自平台型私募的优势。

首先是专注,团队平台的模式能保证基金经理专注于投资,为什么我们总体上比独立创业的好一些,因为基金经理创业基本上是个体户模式,油盐柴米酱醋茶,开门七件事,每件事都要去想,做投资的时间不超过50%,我在海外曾自己创业,这方面深有体会。而且,如果没有几十亿的规模,很难维持一个很好的团队,现在人工都很贵,好的研究员身价更高。

第二是内控,大多数私募把内控当成成本项,这在零售端的确不太重要,但对机构端很重要,我们最近拿到一些大机构的专户,之所以能够在业绩同样优秀的对手中胜出,就是内控方面我们的综合表现更符合机构客户的风控要求,所以内控也是生产力,机构也很看重我们的激励机制,我们三分之二的业绩提成会给到基金经理,基金经理个人流动资产的大部分要跟投到自己管理的产品中,实现了基金经理与客户利益的一致。

三是品牌,我们六个投资经理的简历摆出来,自然有品牌,比单打独斗的有优势,你可能不认识邱国鹭,但你可能认识邓晓峰、孙庆瑞,你可能不认识冯柳(网名“茅台03”),但他是许多个人投资人的偶像,王世宏、卓利伟管过QFII,我和邓晓峰管过社保、保险,我们6个人的投资经历加起来超过100年。

在我们平台上做基金经理,不仅生活质量很好,成功的概率也更大,我们投研团队有20几个人,都非常优秀,交易员都是很好的,有的曾是公募基金的交易主管。独立创一个私募,成本很高,而管理一个企业跟投资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基金经理身兼数职,不容易做好。我们的基金经理90%以上的时间用来做投资,渠道服务也做得不错,渠道也很满意,整个合作下来,大家都比较愉快。现在,愿意加入我们平台的基金经理更多了。

中国基金报记者:你刚才提到机构业务,能否谈谈你们机构业务的发展目标?

邱国鹭:经过股市去年中以来的大起大落,基本面投资、价值投资被证明是靠谱的,我们的业绩比较稳定,规模也比较稳定,高毅资产目前管理规模接近100亿。我们也得到了机构和渠道的认可,今年有一些大的金融机构成为我们的客户,机构重视风控和内控,也认可我们的投资理念,看好我们的激励机制、跟投机制和优秀的团队,这也是平台型私募的优势。

我们今年的工作重点也放在机构和QFII客户,准备大力拓展机构业务,现在机构业务规模不大,但是只要我们做得好,未来发展会很快,我们希望将来机构和零售在管理规模上各占半壁江山。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回顾2015:高毅资产如何穿越大起大落市场赢取正收益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团队荣誉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投资团队

邱国鹭 邓晓峰 孙庆瑞 卓利伟 冯柳 吴任昊 韩海峰

公司动态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投教专区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

高毅服务号

(产品持有人净值查询)

高毅订阅号

(理财阅读)

关于我们 投资团队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16高毅资产,沪ICP备17055297号。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P1002305。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