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邮箱: irgroup@gyasset.com    联系电话: 0755-88693999; 021-20572667; 010-56711318    (工作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7:30)

中文 | English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加入我们

账户查询

  • 首页
  • 公司介绍
  • 投资团队
  • 公司动态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投教专区
  • 关注微信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高毅资产·毅路同行|对话孙庆瑞:年度思考与展望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投教专区

高毅资产·毅路同行|对话孙庆瑞:年度思考与展望

来源:作者:高毅资产

创建时间:Thu Jan 12 00:00:00 CST 2023

编者按:告别了复杂多变、交错冲突的2022年,我们迎来了崭新的2023年。如何复盘2022年?2023年将会如何演绎?哪些行业板块更具有确定性?高毅资产合伙人、资深基金经理孙庆瑞在近期的一场交流活动中,分享了她的最新思考与观察。
孙庆瑞表示,2022年给她最大的启示是需要以更全球化、更交互的视野去理解国内市场的变化。展望2023年,在中国经济趋于复苏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全球范围内相对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A股的风险溢价水平超过4%,港股超过6%),她对A股和港股的表现都较为乐观。其中内循环的角度更为看好实际盈利能力更强的互联网企业;站在全球角度则看好具有成本优势和技术领先性的行业及公司,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材料、CXO等行业。交流分享如下:

 

回顾2022

Q1:2022年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罕见的同步大幅下跌,请简要回顾资本市场的表现。

孙庆瑞:2022年的宏观环境较为复杂,国内疫情不断反复,美国核心通胀率创下四十年来新高,带动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行。作为全球风险资产定价的锚,美元无风险利率上升的过程中,全球风险资产重新定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港股市场尤其如此,EPS(企业每股盈利)受国内经济下行的影响,估值则受全球无风险利率上行的影响。2022年国内的宏观环境与海外完全不同,经济承压,失业率上升,核心通胀率维持在低位,进而流动性处在相对宽松的状态。从历史上来看,这种环境下成长股一般表现较好,与经济相关度高的一些行业则会相对较弱。但是在外资不断流出、港股通资金南下配置估值更为便宜标的的双重影响下,A股也出现了较大的回撤。且市场风格相对模糊,部分成长行业跌幅较大。

Q2:相较于2008年、2018年,目前的市场环境和当时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孙庆瑞:2008年、2018年和2022年市场的核心扰动因素各不相同。

2001年到2007年,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增长,国内一直面临较高的通胀压力,相应的央行货币政策整体在不断收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外需走弱,叠加国内货币政策偏紧,以及资本支出连续几年增速较高,基建及重工业领域的产能较为过剩。但资本市场的下跌也主要发生在“4万亿”政策出台之前。随着流动性宽裕,市场立刻迎来了大幅的反弹。

2018年全球经济环境相对温和,国内经济压力也不大。但2018年国内的“去杠杆”政策导致流动性处在非常紧的状态中,A股呈现出大幅系统性下行的态势。作为对比,港股市场当年的跌幅并不大。

2022年的市场环境则更为复杂。外资的参与度历史最高,因而全球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叠加地缘政治的影响,导致A股和港股外资抛压较重。即使二季度开始流动性已经明显宽裕也未能阻止市场的下跌趋势。此外,疫情的严控也对经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我们复盘去看,每一轮经济周期背后的原因以及所带来的影响都不尽相同。自上而下、从宏观出发的分析框架也不能刻舟求剑。2022年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我们需要以更全球化、更交互的视野去理解国内市场的变化。

  • 对回撤的思考

Q3:请结合自身的投资风格,谈一谈对回撤控制有哪些最新的思考。

孙庆瑞:我的投资风格整体更偏向于成长,成长股的股价弹性相对较大。预期未来有更大的增长空间,对应的估值相对会比较高;当未来预期的增长发生调整、或者对贴现率的假设发生较大变化时,反过来也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与价值股有较大的不同。

我的策略框架是自上而下、从宏观出发来进行风格或者行业的选择。当宏观环境与自己的判断比较契合时,投资会有更好的表现;当经济或者流动性的变化超出预期时,投资则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例如2021年下半年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我个人的判断是基于“稳增长”的考虑,流动性会相应地有所宽松。但实际上,2021年下半年在经济持续承压的同时,流动性却不松反紧。流动性层面超预期的变化使得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风格切换和调整。

2022年初,虽然我们能够比较清晰地判断出美国会进入利率上升的周期,但美国的通胀水平及无风险收益率的上升速度、幅度以及持续的时间还是超出了年初的设想。相应地,港股市场也出现了超预期的下跌。

从自上而下的角度,我也在不断思考怎样从更宏观、更全球的角度来更准确地综合研判市场或者经济指标的变化。总体上,我还是会坚持过去多年行之有效的、自上而下从宏观出发的风格,不断完善策略分析框架,同时以更全球化的视野以及更多元的方式来进行投资。

 

展望2023年

Q4:您如何看待2023年的宏观环境与资本市场投资机会。

孙庆瑞:美国方面,市场预期还会有两次左右的加息。利率的持续高企,会给以信贷消费占主导的美国经济或多或少增加衰退的压力。

中国方面,随着疫情逐步好转,预计2023年A股和港股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会更为积极。近期港股市场已经有了较好的表现。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经济会经历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尽管年初可能会由于疫情管控的放开对经济活动还有一些冲击,但阶段性调整后经济复苏是大势所趋,尤其服务业的恢复预计会非常快,进而也会带动整体经济的回暖。从估值的角度看,中国资产的整体估值水平在全世界非常有竞争力。A股和港股的综合市盈率都只有十多倍。A股的风险溢价水平超过4%,港股更是超过6%。

综合来看,2023年在中国经济趋于复苏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全球范围内相对有吸引力的估值水平,我们对A股和港股的表现都较为乐观。

 

  •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全球最有竞争力,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Q5:您过往经常谈到中国的先进制造业,请问您对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观点。

孙庆瑞:总体来看,中国的光伏和新能源汽车都是在全球范围内非常有竞争力的行业。

光伏行业目前存在技术扩散带来的产能扩张问题,同时价格竞争激烈,硅料、硅片到组件的价格都在下降。价格下跌短期会使得相关企业的盈利受到影响,但也会刺激未来国内外终端需求的增长。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从硅料到硅片、电池片以及一体化组件,中国的企业在其中每个环节都占据了全球最大的份额,而且竞争优势非常明显。我们也关注上游设备环节,不管是从技术路线发展,还是未来国内外的产能扩张角度来看,也具有较大空间。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迭代速度非常快,而且这些企业跟日韩同行比较,成本及效率优势非常明显。尽管国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当前已经有三成左右,但从中国过往已经进入成熟阶段的各个行业的增速水平来看,未来表现仍可期待;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处在较低的水平,未来的增长空间也非常大,2022年中国的新能源车出口东南亚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至于近期市场担忧美国增设关税的影响,我们观察到大部分海外车企去北美扩产,绑定的上游企业大部分还是中国公司,因为技术成熟度和成本领先的壁垒短期很难被突破。即使有关税或者补贴的影响,对于这类型企业而言也只是改变了生产地,从GDP(国内生产总值)变成了GNP(国民生产总值),并不影响中国相关企业在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客观现实。

 

  • 材料:重点关注化工领域

Q6:材料也是您关注的方向之一,请问您对该行业有哪些最新的观察与思考。

孙庆瑞:材料在中国属于相对成熟的行业,并且细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好竞争力。以基础化工领域来看,中国龙头企业一体化生产优势明显,能够做到成本最低、盈利最好,技术与工艺壁垒很难被打破。2022年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的影响,相关产品价格整体处在底部区间,而国内龙头企业在同业其他厂商面临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并且这些企业还坚持在行业下行周期中不断逆势增加资本开支、扩大生产规模、扩充产品线,未来的盈利空间也值得期待。

 

  • 医疗保健:看好外向型企业的发展、持续观察内需型企业

Q7:医疗保健行业过去一段时间由于行业政策的调整,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请问你对医疗保健行业投资的最新观点。

孙庆瑞:对于医疗保健的投资,可以分为外向型和内需型两大类。

外向型,主要是CRO(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和CDMO(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等为海外药企提供研发和生产外包服务的公司。受益于工程师红利,中国相关企业的成本低廉、具有竞争优势。2022年相关企业股价的下跌,主要原因在于全球融资环境困难,进而引发投资人对于医药研发支出下降的担忧。近期随着美元无风险收益率的见顶回落,相关公司的表现已经环比有所好转。

内需型,主要是药品和医疗服务。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药品和优质医疗服务领域均存在很多未被满足的需求,空间也依然较大。

 

  • 互联网行业:头部公司盈利可能高于市场预期

Q8:互联网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且市场关注度又较高的领域,请问您对互联网行业的观点。

孙庆瑞:互联网行业在2022年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估值水平一度创下历史新低。但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盈利能力维持得较好,潜在盈利能力会高于现在展示出来的ROE水平。以电商为例,行业内的分化在加剧,但整体上受短视频分流的影响均在变弱。游戏和广告行业,本质上还是流量生意,且头部企业的壁垒非常高,潜在盈利能力随着降本增效也会更为突出。

 

如何面对压力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Q9:在疫情居家期间或者面对压力时,您如何调整状态?

孙庆瑞:我个人的生活非常简单,作为投资经理,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已难以区分。我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观察和思考工作上的问题,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个体的。工作之余,我的时间主要是陪伴家人和孩子。

投资的不同阶段都会承受不一样的压力,如何面对压力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对我个人而言,缓解压力、调整状态的最好方式就是运动。我比较喜欢跑步,日常每次可能会跑5-10公里,周末如果有时间也会跑更长的距离。我也会通过练习瑜伽来舒缓压力、放松心情。

这次疫情持续的时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三年。疫情期间持续的高强度工作,也对我们的身心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受益于技术发展,居家办公时,我们也能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参与到更多上市公司的调研中去,某种程度上也提高了研究效率。

好在疫情终于快要过去,大家可以更为自由的活动及交流,经济也会得到更好的恢复。

风险提示:本内容仅代表受访者于受访当时的分析、推测与判断,所依据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不保证其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广告、销售要约,或交易任何证券、基金或投资产品的建议。本内容中引用的任何实体、品牌、商品等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使用,不代表受访者及其所在机构的投资实例。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属于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高毅资产”),未经高毅资产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请勿以任何形式发表、转载、改编、摘录、引用。如转载使用,请与原创方微信公众号“高毅资产客户服务”(ID:gyasset)联系,请注明来源及作者、请保留文章内容完整性、在标题及内容中请勿以任何形式曲解原意;如引用、改编、转述、分析等,请勿以任何形式曲解原意。

首页 公司动态 高毅观点 高毅资产·毅路同行|对话孙庆瑞:年度思考与展望

关于我们

公司介绍 团队荣誉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投资团队

邱国鹭 邓晓峰 孙庆瑞 卓利伟 冯柳 吴任昊 韩海峰

公司动态

高毅动态 高毅观点 财富观察

客户服务

联系我们 常见问题 投教专区

扫描二维码添加微信公众号

高毅服务号

(产品持有人净值查询)

高毅订阅号

(理财阅读)

关于我们 投资团队 公司动态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16高毅资产,沪ICP备17055297号。基金业协会登记编码:P1002305。
本网站所有资讯与说明文字仅供参考,如有与本公司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不符,以相关公告及基金法律文件为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